人口分布
分布 隆林各族自治县不同民族人口杂居较为普遍。壮族人口遍布全县,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聚居沙梨、平班、者保、者浪、天生桥、新州等乡(镇),其余各乡也有散居。汉族是外来民族,主要分布在隆或、桠杈、岩茶、天生桥、介廷等乡(镇),苗族多数居住在石山地区,以三五户一寨为多,主要分布在德峨、猪场、蛇场、等乡。彝族居住在石山地区,村落较集中,也有与苗、仡佬族杂居的,主要分布于德峨、新州、者浪、猪场等乡(镇)。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德峨、岩茶、者浪等乡。
族源 姓氏
聚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各族人民,壮族是土著民族,苗、彝、仡佬、汉族在各个朝代陆续迁入。各民族中都有自己的姓氏,随着人口迁入,姓氏逐步增多,1995年全县共有248个姓氏。
壮 族
壮族是县内的土著民族。1984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技术人员到县内进行古生物化石野外调查时,在县内祥播乡(壮族聚居地)政府附近的那来洞,发现人类牙齿化石2枚,及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一批。经专家鉴定后确定,这是继1979年冬在右江流域两岸的田东县祥周乡模范村定模洞发现人类化石后的又一个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地点。说明距今5万年前(同“柳江人”大致同一时代),已有人类在县内生活。
隆林各族自治县所处的地域为广西西部红水河流域,属于中国岭南地区,早在秦汉以前,就居住着越人的2个支系──西瓯、骆越,这些土著民族后来发展为壮族。至今,壮族在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仍反映出与古越人的各种渊源关系。
古代越人“巢居”干栏,迄今隆林山区壮族的住房多为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干栏式楼房,这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分上下2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古代越人尚铜鼓,从冶炼技术和造型艺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城东面有座桥,称铜鼓桥,已有260年的历史,民间还流传着铜鼓除妖安民的传说。聚居在革步乡那才屯的壮族人民,曾向县文物管理所献出4个铜鼓。这些都反映了对越人文化的继承性。
古代越人,壮族叫“布越”,而今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亦有自称“布依”,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的上述种种表现,反映出与古代越人有密切的源流关系。《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1984年编写)也记述:“壮族是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土著民族”。
苗 族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有6种不同的自称。
偏苗,自称“孟沙”或“孟夏”,亦称偏头苗。民国8年(1919年)编的《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记载:偏苗,其妇女结髻于头偏右得名,髻上插小木梳。也有人称偏苗为黄苗、边苗和变苗。“黄苗”是古代其他民族对偏苗的称呼。“边苗”和“变苗”与“偏苗”语音相仿,均可通用。
红头苗,简称红苗,苗语称为“孟林”、“孟论”、“孟令”或“受论”。因其尚红而得名。原来男女都扎红头巾,民国时期国民党认为红头巾与红军有关,强令收缴男子扎的红头巾,之后只有妇女扎红头巾,民国末期连妇女也不再扎红头巾,而改为扎白或蓝色头巾至今。
清水苗,自称“蒙瀑”,有多种关于名称来源的说法。有的说因衣服多用青布,有的说是黑苗,一般人认为因来自清水江而得名。但据老年人的说法,清水苗的名称不是来自清水江的江名,而是来自清水江其意。意思是说,他们的心和清水一样纯洁、善良。
白苗,自称“孟漏”。因其妇女穿白色裙子而得名。
花苗,苗语称“孟邹”。因其妇女的衣、裙、绑腿均绣美丽的彩色图案而得名。
素苗,亦称“哉江苗”或“哉庄苗”,苗语称“孟加卡”,又称“孟拜”。据《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记载:“因其来自黔西大定府,曾为庄主之佣丁故也”。
苗族先民早在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长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以武陵郡为中心,已在 郡、越隽郡、巴郡、南郡等地定居,小部分迁徙到今黔东南部柳江流域。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由于种种原因,溯沅江而上,向西迁徙。来到了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汉文史籍上辱称之为“五溪蛮”。以后,继续向西迁徙,逐步来到了桂西北,黔东南、黔西南、滇东和滇南等地区。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西民族问题》记载,广西的苗族大约是在宋代陆续从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迁到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周围。明末清初,又有一部分迁到南丹山区,有的则从黔西南迁到今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德峨山区,发展成了今天的苗族在广西的分布格局。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虽有偏苗、红头苗、清水苗、白苗、花苗、栽姜苗等不同称谓,但在民族来源上都趋于一致,是从清初开始,陆续由黔西南的安顺、兴义地区迁来的,绝大部分的苗族均称是“岗爹”到贵州后转而迁入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语的“岗爹”即“夺岗爹”,“夺”指“天”,“岗”指之尾或之底,“爹”是地。是原居住在洞庭湖的苗族先民对该地区的一种意称。认为自己的驻地是在“夺岗爹”,意即是住在“天之底地之缘”)。迁移的时间相当长,直到解放初还有部分迁移的现象。
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传说故事与贵州苗族相同,除了“岗爹”的传说之外,还有唢呐的故事、芦笙的故事、辣椒骨的传说及“跳坡”、“踩月亮”等传说都与贵州东南部苗族极同。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语音与贵州南部兴仁、兴义、安隆、安顺等地苗族语音相同,“吃饭”偏苗为mao nao,红头苗为nǎo nǎo,白苗为nǎo māo,贵州苗族为nǎo nāo jnǎo mao。隆林苗族取名习惯与贵州苗族相同,凡男人的名字后面一个字叫“济”,女人则多以“奶”结尾。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地名与贵州苗区地名同,以“者”字当前,隆林各族自治县有者保、者黑、者浪,贵州有者楼、者香、者相等。以赶场的日子属牛、属狗、属猪来取场名。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风俗、迷信与贵州苗族相似,信魔公、送牛鬼、猪鬼、筷子鬼等。死人时杀牛,葬法也与贵州苗区同。生育时要“保朝爷”也同。
苗族迁徙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逃避官府的税捐、抓丁拉夫。乾隆年间清政府镇压贵州、湘西苗族起义,许多苗民是那时迁来的。有的是因地少、缺水而迁来的。居住在县城附近的大树脚屯的苗族,是在民国26年(1937年)秋天为了反税、反拉丁而从贵州省的安龙县巴结乡威土湾屯集体逃来的,逃来时只有26户。
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多数是从贵州省南部的兴仁、兴义、安龙、安顺等地迁来,也有些是从贵阳、新城等地迁来。1995年有人口8085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79%,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德峨、克长、蛇场、猪场等乡的连片石山地区,少数散居于其他乡村。一般以三五户、十多户为寨,三四十户的大寨甚少,也有个别单家独户深居高山密林。
彝族 “彝”是各地彝族统一使用的族称。由于方言、地区不同,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四川大小凉山、贵州西部、云南昭通一带的彝族自称“诺苏泼”、“纳苏”或“轰苏”。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撤(濮)”、“腊苏(濮)”、“濮拉泼”等。而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彝族自称为“峨泼”或“鹅颇”,彝语为“人”或“族”之意。这与云南、贵州、四川的彝族自称大同小异。“颇”、“泼”同音,“诺苏”、“纳苏”是“鹅”的转意。汉族称之为彝,别称“倮倮”。“倮倮”一词出现于元代,是古代卢鹿部落的转音。(“卢鹿”是龙虎的意思)。
据史书记载,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彝族,祖籍均在云南省。是分两批从不同的地方迁来的。其中一部分是从云南的东川、会泽、曲靖一带迁入今德峨乡德峨村、那地村、田坝村、岩头村、新街村、堡上村和猪场乡猪场村,主要姓氏有黄、王、韦、吴4姓。《西隆彝志》记载:“笃慕的么房生子慕克克、慕齐齐”向实液中部发展为布、默两部族,为今云南会泽、宣威、曲靖、昭通和贵州毕节、兴仁、安顺、六盘水等地区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等地彝族之祖。“另外或改用其它表达,黔西南彝族首领多为龙姓,旧时罗平和隆林的彝族首领也是龙姓,相传隆林彝族土司首领还是普安鲁土龙家分支而来”。其次,云南东川、会泽、宣威、曲靖一带的彝族与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村、那地村、田坝、岩头、新街、保上的彝族的语言和婚俗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云南省《彝族文化》中《广西彝族源流初探》一文中指出:“观两地的历史和现状,贵州黔西南与隆林彝族都是同属一支,都是龙姓土司的夷民,他们的先民原居云南东川、曲靖故地,后才迁往黔西南,稍后一支渡江进入隆林”。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亚稿、者黑等地的杨、李姓彝族,祖籍来自滇西(迤西)。据史书记载,滇西地区很早就有彝族居住。《西南彝志》称,在2000多年以前已有一支彝族向滇西迁移。唐代彝族首领统一了六诏,建立南诏国时,彝族已遍及云南全省。衡阳谢彬著《云南游记》也说:“罗罗又名卢鹿……居迤南、迤西”。无不谭从倮文中也提到居住隆林的“倮自言迁云南迤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保上村亚稿屯杨姓古墓碑刻有“伏明始祖原籍于姐(云)南大理羽西人,不幸洪武年间兵戈扰乱,迁于广西西隆州属下巴结甲猓猡亭亚稿村落业”。这证明了县内的另一支彝族,他们的先民来自滇西大理一带。
《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记述:“分布于隆林山区的彝族,是在公元七至八世纪,先后由云南迁来的”,也有一部分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明将兰玉、缚友德、木英率领百万大兵进剿西南彝族时,迁到县内。
迁徙的原因主要是:逃避部落间的互相残杀。据马长寿著《南诏国内的部落组成和奴隶制度》,2000多年前彝族还处在“牛马被野”、“男女悉衣牛羊皮”的游牧生活时代,后由于人口发展,牲畜增加,各部落相互掠夺残杀,原居住地的数支彝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迁徙到滇西、滇南、滇东北,其中一支过往贵州西部和西北部。
三国时代,居黔的首领济火助诸葛武侯擒孟获封功为罗甸王,济火部族的一支随其迁往贵州安顺等地后向普安、兴义、安龙、贞丰及广西西北部迁移。
由于自身人口的增长向外寻土地。
由于明王朝的征服,从云南迁入。
明代《英宗实录》记载,为了逃避领主头人、封建王朝的剥削,逃难到广西,后迁到那坡等地。
不适应气候环境。《广西彝族源流初探》中提到,“彝族原居高寒地带,迁入广西田林、旧州等地后,由于气候炎热,又加上中央王朝的镇剿,他们不得不迁至含山古城(古城彝王寨堡残垣今存)。”
仡佬族“仡佬”一名,在仡佬族迁入隆林之前,在贵州时就有通称。
仡佬族自称“图里”,也有称“牙克”。仡佬族内部因衣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又有不同称谓,姓郭的因男子身披长袍而称“披袍仡佬”,姓何的因女子颈戴项圈而称“锅圈仡佬”,姓陈的因女儿出嫁时,为报答养育之恩,有打崩半条门牙留给父母,而称“打牙仡佬”。
迁到隆林后,“披袍仡佬”主要居住在常么乡大水井村和长发乡新华村,新中国成立后男子已不披长袍;“锅圈仡佬”主要居住在三冲弄麻,迁到隆林后女子已不戴项圈;“打牙仡佬”主要居住在常么乡大水井村和岩茶乡者艾村湾桃屯,迁到隆林后打牙习俗已取消。民国时期,三冲仡佬族被辱称为“水牛仡佬”,么基仡佬族被称为“黄牛仡佬”。新中国成立后取消了辱称,统一称为仡佬族。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主要居住在今常么乡的么基村和三冲弄麻村。《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载:“隆林仡佬族约在清初从贵州迁来,至今已有10多代了”。清雍正《广西通志》记载,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大水井的仡佬族,传说祖先迁自贵州兴义府(今贵州安龙县)。”许多史籍都说明了隆林各族自治县仡佬族是由贵州迁入的,但来源的地名不同。
么基的仡佬族,传说祖先是从贵州新(兴)义府(今安龙县),小地名马逼桥、那隆坝、坡甘劝(地名均为译音)4个地方迁来的,到现在已有10代了。也有的从贵州六支大崖脚迁徙来的,居住在大水井,已经10多代了。《贵州通志》和《大明一统志》贵州布项司条,都记有仡佬族的名称。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对贵州少数民族曾进行过镇压,迫使仡佬族分迁到邻近各省,年代与调查中“到现在已有10代”吻合。
三冲弄麻村的仡佬族,是从贵州仁怀县金竹寨逃荒而来的,也有的是从贵州遵义市来的,到现在已有五代了。现弄麻还有一座何朝成的古墓,墓碑刻“贵州省遵义仁怀州金竹屯光绪四年”。
大水井仡佬族迁移的原因,相传是为陆家和郭家同争一个姑娘而打起官司,历时3年之久,郭家几乎被陆家杀光,只剩下一个老婆婆沙氏及2个小孩,要是不逃跑,最后就要被陆家杀绝,老婆婆把这2个孩子(一个叫郭亚从,另一个孩子叫郭亚胜)装进箱子逃到隆林。另一种传说是:因与人家打仗逃难来的,首先到马冲寨(龙狗场长坝)安家,后来发展到10来户人家,住约一代时间后因山崩死很多人,只剩下姐弟俩人逃到大水井,帮罗家打工,罗家讨姐为妻,而弟讨汉族老婆,仡佬族就这样在大水井发展起来了。
居住在三冲弄麻寨何姓的仡佬族说,因生活困难全家逃荒来的,后来仡佬族人逐渐迁过来,多数是姓何的,至今姓何的仍占多数。
隆林各族自治县内尚有自称为“补留”[pa33 iju13]或[pu4 iju4],壮族称其为“布史”,汉族称之为“徕”的徕人。《西隆州志》载:“徕居山巅,曰寨,男蓄发,以青布包首,头插烟袋,出常携锄,能作僮语。妇人衣蓝,领袖裙脚以红黑各色缘之。”徕人主要居住在长发、常么、者浪等部分村寨,长期以来,徕人的民族成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权威部门确认。
史籍记载,徕人是在明朝初年由贵州省迁来的,兴义“徕子洞”里有石板坟,望莫有个“赶徕寨”(把徕人赶走之意)。徕人聚居区有石板坟,而贵州省仡佬族相当一部分也是用石板坟。在称呼上,贵州省彝族称仡佬族为“仆”,兴义地区的彝族称“徕人”为“仆”,隆林各族自治县彝族称“徕人”为仆,而隆林各族自治县彝话与贵州省彝话是相通的。从语言来看,贵州专门研究仡佬语的专家张进民认为仡佬语和徕语在发音上、语法上基本上是一样的,特别是“不”字都在“吃”的后面。隆林各族自治县徕人自称为“布留”[bu-1 ui-1],仡佬的一些其他支系也有相同的称呼,平坝县大狗场的仡佬族自称“补楼”[bu-1 iou-1]。从共同文化看,徕人传统文化保留了较多、较有特点的仡佬文化,徕语比较完善地保留了仡佬语所有的传统,还有祭祖、祭洞、打牙传统,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仡佬文化传统的特点。(贵州省民委识别仡佬族时,发现仡佬族把死人放在石洞里,都称为“徕子坟”。)这都说明了“徕人”是保留传统较多的仡佬的一个分支。
迁移的原因主要是被强族、朝廷官兵烧杀掳掠逃难而来的,一路上被打死、病死、饿死,过了红水河就剩下不多的人了。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的专家、学者先后对“徕人”族属问题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隆林各族自治县籍汉族青年学者龚永辉,花了10年时间潜心调查徕人问题,走遍徕人居住的村寨,撰写一篇篇论文,为识别徕人归属问题提供大量可贵的材料。1990年5月23~27日,自治区民委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召开广西徕人民族成分归属问题座谈会。与会人员听取了有关专家、学者对徕人民族成分问题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确认徕人为仡佬族的一个支系。徕人同胞认为,专家们对徕人属仡佬族的结论是正确的。座谈会后,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确定徕人为仡佬族的批复》文件,解决了徕人的族属问题。县民委下发《关于“徕人”更改为仡佬族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及时给原徕徕978人办理民族成分更改手续。
汉族 汉族在民族的社会交往中,一般称为“客人”、“汉人”。
隆林各族自治县汉族多数在宋朝以后陆续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等省以及广西东部地区迁入。据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西隆县志》记载:“外来懋迁之人城内有广东铺民十余间又八达及旧州亦有湖广广东客民十余户”。县内隆或乡的汉族“大多从山东、云南、广东、四川、贵州、河南、河北等地迁来。来时是单身汉,今已是八九代家族。大多村落今还是单姓居多,有的村屯几百人,仍然是单一姓氏。打兰村沙地屯50户,180人,全部姓阮;菜洞子屯80户,350人,全部姓龙。
交际礼仪
壮族家里来了客人,不分男客或女客,全家都要站起来,请客人坐下,待到客人坐下后,全家人才坐下。平时骑马行路,遇上老人或长辈,要主动下马,并且向长辈道歉“得罪老人,对不起,请原谅”。
壮族在与他人对话时注重礼节,先按辈分称呼对方,对方是长辈的先称亚叔或亚哥,也有的统称长辈为“普老”,即大人之意;是下辈的呼其名阿某媛某,下辈自称为“奴”或“媛”等。夫妻之间也相称“卜某”“乜某”。以“喂”称呼对方或不先称辈份就说话,别人就不理睬。隆林壮族妇女和男人小辈坐在长辈面前,姿势要端正,不得翘二郎腿和抖动脚杆,否则不礼貌。
苗族妇女行路遇男人,不管自己是挑东西或空身行必须先让路。壮族行路有句俗语“让人行下,让马行上”。
素苗家里来客人,全家都起来迎客,给客人让座;若碰上吃饭,则放下饭碗,给客人盛饭斟酒,若客人表示已吃过,谢绝再吃时,户主就问来客有何事,先和来客谈完话,办完事,送走了客人后再继续吃饭。
苗族同胞待客,先捧一碗酒给客人,然后盛餐以待,拿出传统的米酒、辣椒骨、豆腐霉、大米饭(苗族大米很少,不是节日或不来客人一般不煮大米饭)、杀鸡、煮腊肉,盛情款待。
壮族待客,除在饮食方面盛情招待外,当客人要睡觉时,主人先端水给客人洗漱,然后开柜子搬出新棉被和自织自染的条格垫单铺好床,这种专用来待客的棉被,俗称“客人被”,每户都有一两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各族人民最大的传统节日,普遍有办年货、祭祖、喜庆新年、探亲访友和文娱体育等活动。
办年货 从腊月下旬开始,择吉日杀年猪,做腊肉、腊肠、舂辣椒骨、酿酒、做米花、甜酒、“耳块粑”、缝制新衣、买粉丝、草果、爆竹等用品。
祭祖 壮族、汉族祭祖,礼仪隆重。除夕当天,各家各户大搞清洁卫生,摆好香炉,贴门神、家神、对联,煮粽粑、杀鸡煮肉。备齐节日佳肴后,于傍晚供祭祖宗牌位。壮族的祀物男女分设,正堂高桌为男,右边矮桌为女,左下桌为土地神。摆好供品后,燃放土炮和鞭炮,欢迎祖宗回家过年。汉族祀物是年夜饭的酒菜,摆满神台后,在祖宗神位烧香烧纸钱,点亮一对大红蜡烛,由家长祭拜,请各祖宗回家过年及祈祷吉祥,接着全家从老到小依次向祖宗作揖致敬。这才全家进餐,吃年夜饭(有的称团圆饭)。零点时,家家户户燃放鞭炮,“除旧岁,迎新春”。壮族的除夕灯火通明,通宵达旦。有铜鼓的人家,还在堂屋挂起铜鼓,欢迎爱好者前来敲打,主人以酒菜相待,到鸡啼三遍时,做糯米糍粑,再供祖宗,一直供到初一晚饭前。
苗族,将年夜饭的酒菜置于餐桌旁或火塘边,由户主念名恭请祖先回家过年,每念请一位祖先,就奠酒一匙于地,请完祖先后,吃年夜饭。
彝族,祭祖前先喂狗测事,将饭和肉并列于食器里喂狗,狗先吃肉被认为预示新的一年肉价贵,先吃饭预示来年粮价高。测事后吃年夜饭。接着,悄悄将别家的一两根木柴拿回家,以示“招财”。鸡啼后,各家各户从户外选一块碗大的石头绑好,用绳子拉回家,置石头于神台上,向祖宗祷告“牛马拉回来了。”同时烧香放炮,然后拿纸钱到水井边烧,挑回新水,用新水煮饭,煮甜酒祭祖宗,用一只大粽粑(约3~4公斤米),一只大糍粑(簸箕大)作为专门的供品,由初一起至初五止。
仡佬族,在除夕晚饭后,各家的长子选定一个小山岭,作为祭祖、祭天地神的对象。祭物除节日的酒、肉外,还有一个专门祭祖用的大粽粑,用2.5~5公斤糯米制成,形状和规格大如祭盘,还摆一只最大、最直、最长的大红薯。摆好供物后,主持人燃香,烧纸钱祭祀,祭毕将三碗酒分别倒些下地,表示给祖先作第二餐吃。祭祖是男人的事,女人不能参加。
庆新年 壮族,初一清早,男女老幼穿上最好的衣服,妇女打扮得整齐漂亮,并到井边烧香、贴红纸、抢新水(新年的第一担水)。男人给锄头、石磨、舂碓绑粽粑,慰劳辛苦一年的劳动工具;屋前屋后的果树,都贴上红纸或一块红布,预示新的一年水果丰收。傍晚举行“消帮”(拜祭祖宗神结束,把供品收拾好),各家各户大放鞭炮,开门大吉,迎春接福,举家吃夜饭。
苗族,初一上午吃糍粑,饮甜酒,晚饭才会餐。初一早上测凶吉,主人拉自家一头肥壮耕牛到堂屋,燃放鞭炮,用玉米饭喂食耕牛,并根据牛拉屎尿的先后测凶吉,先屙屎后拉尿就认为新的一年吉利,只屙屎不屙尿就认为不吉利,这个活动流传至今。
彝族,家家户户贴门神和对联,墙壁四周贴满各种彩色的年画,四周柱头、农具、家具贴上红纸。从初一至初五,为祭祖宗时间。
仡佬族,初三拿粽子、酒和锄头到田头搞“开三”。经过叩头拜祭后,用锄头在田地里锄三五锄,就完成了“开三”仪式。认为“开三”能驱除百虫,消除百灾,获得丰收。此外,初一到十五家家户户都给祖先烧香,还祭本寨共同信仰的土地神。
汉族,新年祀庆活动除与壮族大致相同外,还有初二“打牙祭”拜祖先,带熟鸡熟鸭酒饭到祖坟供拜,烧香烧纸,燃放鞭炮。
探亲访友 壮族在初二、初三开始探亲访友,互相祝贺“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利市平安”,主家以酒相待,男客敬米酒,女客及儿童敬甜酒和糖米花,青年男女还约会到山坳唱山歌。初三开始,妇女带鸡、酒、糍粑等回娘家向父母拜年,有小孩也一起带去。外祖父母和岳父母已去世的,就“摆他太”,即杀鸡做糍粑摆2桌供品,在大门两侧拜祭已故老人。仡佬族初三以后,新媳妇带粽粑等礼物去娘家拜年。
苗族和彝族,在探亲访友活动中,与亲友互相祝贺,互送节日食品和一起会餐庆佳节,彝族成年人到老年人家拜年时,要先拜祖宗后拜老人,设席待客,谈谈唱唱,欢度佳节。苗族从初三开始到初十,开展到老庚家拜年活动,带给老庚的礼物有腊肉、酒、糍粑等,有的同老庚欢聚时,喝酒“摆白”(讲知心话)达两三天。
文体活动 壮族节日期间,民间业余剧团演出壮戏传统剧目,龙狮队捶鼓鸣锣舞龙舞狮游村,上街拜年、表演。新州、者浪一带壮族男子,按天干地支历法推算出新年的大利方向后,于初一早上结伙“出行”,到大利地,寨与寨之间比赛放土炮,预示新年向好的方向走。
苗族,在初一到初三搞围猎打鸟活动,最大的文体活动是跳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比赛爬杆,所以又称“爬坡杆”。1985年德峨乡坡场的跳坡人数达3万余人。参加跳坡的人大都是男女青年,穿起节日盛装,每人各带一种乐器,有月琴、口琴、笛子、芦笙等。跳坡开始时,男青年争先恐后地向场上竖的柱子攀爬,谁能按规定的动作又快又好地爬到顶,又倒滑下来,就可得到杆上的酒和肉,还有一些奖品。在爬杆过程中,前来参加活动的苗族青年和邻近的各族青年,团团围绕在杆子周围,有的吹芦笙跳舞,有的弹琴吹笛,有的喝彩助威,非常热闹。有些青年在活动中开展社交,寻找对象。
彝族开展“抹黑脸”和打磨秋。彝族以黑色代表吉祥,能消灾托福,正月初一至十五,青年男女互相追逐,用锅烟灰往对方的脸面涂抹,表示祝福,抹得越黑越好。此外,节日期间还喜欢在村寨旁的晒场上进行打磨秋的文体活动。
仡佬族开展荡秋千、踢毽子等传统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还开展打篮球、乒乓球、打靶、打飞棒等活动,有的青年男女还聚在一起对歌、吹笛、吹箫、吹木叶,初一晚上通宵达旦。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共同过的节日。当天,各民族都做染色糯米饭,做三色或五六色,各民族都分别以不同方式祭神求福,禁止农事活动3日。
壮族称三月三为“香三”,祥播、革步、金钟山一带过巳日,其余均按三月初三过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九四九年前要杀猪杀牛祭祀社神,新中国成立后也还有部分地方杀猪祭社,每户派一男子参加,以求社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各家各户杀鸡鸭、煮腊肉供祭祖宗,全家带着香烛纸钱去上坟。沙梨、扁牙、者浪、岩茶、介廷等地在节日期间,艺人举行壮剧演出,连演3天,青年男女摆歌场,互相对歌。因此三月三又称歌节。
苗族,父母刚去世的家庭要带上鸡、猪肉、酒、糯饭等供品上坟;刚出嫁的女儿拿一壶酒去供,连续供祭和清坟3年,以后就不再供祭和上坟了。
彝族,三月三是祭神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九四九年前全寨凑钱买一头猪来杀,用猪头供祭山神。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由寨上一个有名望的男子带着鸡、酒供祭山神,祭神后3天禁做农活,不找青菜,不戴雨帽、不撑雨伞,违者受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各民族有关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是预防病疫、祛邪除祟、讲卫生、求幸福。《燕京岁时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谚语云:“端午佳节,菖蒲插壁”,民谣唱道:“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罢粽子忙插秧。”壮族、汉族、彝族在过节时,除杀鸡、买肉、包粽子或做糯米饭外,认为五月五采的药最好,都开展中草药的采集、交流和疫病防治活动。壮族懂草药的人,当天大量采集各种草药,有的加工备用,有的拿到市场出售。彝族人民在节日期间,有的拿菖蒲挂在大小门上,还将菖蒲根与雄黄泡酒备用,把菖蒲根串起来给小孩戴以此驱邪,促进身体强壮。苗族、仡佬族人民普遍杀鸡或杀狗过节。仡佬族还祭祖,但狗肉不作祀物。
牛魂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壮族牛魂节,壮语称“麻温”。据说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耕牛在劳役中被人呵斥鞭打而“失魂”,故立此节慰劳耕牛,为其“招魂”。当天杀鸡、做糍粑或蒸糯米饭,在牛栏上挂一个装有嫩草的小箩筐,还用手工艺塑造耕牛的形象,以田螺做牛眼,枯枝或竹笋做牛角,柚子做牛身,在太阳下山前,由户主点香向牛栏作祭祀,拿几个糍粑给牛吃,祝它们健康。当天不得打牛,给牛休息一天。
祭神节
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壮族又叫祭神节、耳莫节,是壮族祭祖的盛节。从十四到十六,停工过节。这天,各户人家杀鸡鸭,做“耳莫糍粑”(用糯米与红糖混制成),包粽粑供祭祖先。祭祖由长辈主持,男女老小按辈分依次在祭台前跪拜。长辈在一旁低声念词,向已逝的祖先“招魂”,告诉已送祭品给他们了,请他们保佑家中老少安康。傍晚,各家各户把点燃的香一排排、一行行插在院子周围。有孩子的家用西瓜、黄瓜雕制成各种花式的灯笼,给小孩游行“查夜”,有的还用柚子插上“神香”制成“天灯”竖在一根柱上,驱邪赶鬼。
年节
农历十二月初一,是彝族的传统年节,又称“老鼠节”。年节相当于其他民族的春节一样隆重,节日前每家都安装好捕鼠器,并把捉到的老鼠剥皮,除净内脏,将肉烘干,作为节日的菜肴。节日当天,杀年猪,杀鸡鸭,做米豆馅的糍粑供祭祖宗。清代末期起,受别的民族影响,彝族既过年节又过春节,但年节供祭祖宗和捕鼠习俗已消失。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唐代诏之一的赕诏王被蒙舍诏王皮罗阁所害,其夫人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点燃松明招魂,相沿成习;另一种说是古时候,彝族人民的勇士阿提拉巴,在反抗天王派来敲诈勒索的凶神斯热阿比的战斗中,杀死了凶神,为民除害。天王大怒,放下“僵蚕”吃庄稼。彝族人民便举火把烧“僵蚕”,烧了3天3夜,把虫消灭。从此彝族人民每年在这天欢度火把节。每逢六月六日,彝族村寨都集体杀牛,分肉做花椒肉汤敬祖宗。当天下午,青年男女拿着牛肉和紫红色糯米饭,送到最高的山上喂布谷鸟,入夜之后,各人持火把,绕着住宅田间,插松明火把于田埂上,驱除害虫,游巡之后,全寨人于篝火旁弹月琴、吹口弦,饮酒歌舞通宵达旦。每年节日放假3天,远近各寨的彝胞都到隆林彝族最古老的寨堡——塘石背后的装鸟山,举行赛马、斗牛、摔跤、拍毽子等活动。
吃薯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仡佬族的吃薯节。节日所吃的山薯,是头年春天专门种植的,到了冬天,把一窝窝10来斤重的山薯挖回来,凉在楼上。节日当天,包粽子或舂糍粑,杀鸡杀鸭烧猪腿,将煮熟的山薯切好,盛放在大碗里。傍晚时分,张灯结彩,在正堂摆餐桌,酒菜摆齐后,由当家人开餐。当家人举筷先夹吃山薯,表示当年庄稼颗粒饱满,粮食丰收;次夹猪肉,表示当年有年猪杀;三夹鸡肉或鸭肉,表示今后鸡鸭成群不病不瘟。接着,全家齐端酒碗饮酒,表示当年生产风调雨顺,仪式结束后,就自由饮宴。
捉虫节
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捉虫节。相传在古时候,仡佬山冲连年虫害成灾,放鸡鸭下田捉虫,请巫公道师念经施法,都不能消灭害虫。六月初二这天,有个外嫁的妇女甲娘,带着孩子回家走亲,因家境贫穷,没有带上礼物,心里十分难过。在田边歇脚时,孩子便到田里捉虫(蚂蚱)玩,一下子就捉了好几袋,甲娘拿来作礼物送外公外婆。把虫洗净油炸,香脆可口。事情传开后,大家都出动捉虫,终于扑灭了害虫。甲娘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六月初二定为捉虫节。每逢节日,都杀猪敬祭,嫁到外地的妇女也回娘家共度佳节。当天,各村寨男女老少聚集村前,敲锣打鼓,手执鸡血染成的旗子,排成长队到田间游行,见虫捉虫,并插上小旗,以示对甲娘的怀念。这个节日一直相传至今,但除虫已发展到使用农药喷杀。
吃新节
夏收前后,仡佬族品尝新登场谷物,称“吃新节”。夏收较早的村寨,多在农历七月第一个“辰”(龙)日或“戊”(狗)日举行;夏收较迟的则在八月间“巳”(蛇)日举行。因此有“七吃龙”、“八吃蛇”的说法。
节日活动有采新、祭祖、吃新。当天,各户分头到田地里,选摘一些成熟的粮食回来加工煮一碗,又把新采回的瓜菜,与肉类煮成菜肴,先用来拜祭“开荒辟地的祖先”,才能开始吃新米。磨基仡佬族在过节时,先拿酒肉和新米到田头去祭,然后在田里选三穗最长最大的小米,拿回家挂在灶上,全家即可以吃新粮。
拜树节
相传仡佬族有一户先辈,带着祖公婆的香炉和灵位,最先从贵州迁徙到县内的么基村下冲屯时,没有房子安置祖公婆的灵位,只好将寨傍的两棵老青刚树掘洞安置。从此,这两棵树便成了仡佬族的祖树,全族决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祭祀祖宗树的节日,“拜树节”便成习至今。
祭祀所杀的一头黄牯子牛,由族里3户人家合伙献出(合伙养或凑钱买均可),每年3户,周而复始。祭祖前几天,首先杀牛会餐,除本族人参加外,还邀请附近各族同胞参加,只吃牛下水及其它酒菜,牛肉平分各人一份,牛心留到八月十五祭祖树。由族里的“大房”主祭。开祭时,杀两只小公鸡(每只约半斤),分别摊成头、翅膀和脚2份祀品,用红纸包好,将左翅左脚的一份送进祖公的树洞,另一份送祖婆的树洞。用红纸封好树洞后,主祭人向祖宗树跪下祈祷,敬酒、鸣炮,祭毕聚餐,并将牛心分给各户的大房,每人一片。
牛王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节日牛王节。有两种传说:一说农历十月初一是牛的生日,为感谢牛辛勤奉献而过此节日;另说是古时候,仡佬族的祖先受官兵围攻,生命财产毁在旦夕,幸得一头老牛引路,将大家引渡过南盘江来到金钟山脚下避难,开山劈岭定居下来。仡佬族人民为纪念这一历史,就以祖先来到隆林的那天(农历十月一日)为节日,家家蒸糯饭、杀鸡鸭、备酒肉,敬奉“牛王菩萨”,让牛在家休息,并用2个糍粑和嫩草喂牛。
禁 忌
生产禁忌
播种禁忌 壮族和苗族播种最忌逢“地火”日和父母去世日,说是违忌会使秧苗枯死或家中多灾多难。因此,有请道公看皇历、择吉日下种的习俗。苗族最兴在狗日(戌)、马日(午)、鸡日(酉)、猪日(亥)播种,认为这4天是播种的吉日。
彝族,播种时先拿一点种子放在一块瓦片里,洒上几滴油,在火上烘,边烘边念一些种子发好芽、结满果的吉祥话,然后拿去下种。
插秧、护理、收割禁忌 彝族,插秧这天忌逢“种子日”,即按天干地支计算,打雷是已日,亥日就不能插秧。护理秧苗时,也要主人先念几句吉祥话,说“现在我把你来护理,草缩脚,你伸根,草缩草死,你生你旺,你茂你伸腰,你旺你背包,你茂你成熟,熟了我再来收”。念毕后,其他人才能耘田。收割时,收完最后那块田或地,将落在地上的粮食捡上来,俗称“招粮魂”。捡粮时,边捡边念,“粮食祖宗,粮食的子孙,粮食的魂跟我来……”然后把粮食放在口袋里,但不能往后看,只许往前看。
偏苗收玉米的前一天,各户主人先去自家地里要5~11苞玉米(只能单数),把玉米煮熟后,摆在正门口,主人左手抱一只公鸡,右手拿一把镰刀,口中念些吉祥话,念毕,把镰刀往后丢,直丢到刀口向家为止。因刀口向家意味吉利,这种仪式偏苗称“喊粮魂”。喊粮魂完后,次日方能去收玉米,这种习俗一起流传至今。
仡佬族在秋收时,农历八月十五日以前,禁新谷、高粱、狗星草进家。到尝新节吃新粮以后,新谷才能进家。仡佬族还有禁踩秋习俗,每年立秋之日,全族禁止从事农事活,认为立秋之日是夏秋交替之时,到地头做工会碰上邪气,粮食就失收,仡佬族常有“一年踩秋,十年不收”之说,这种习俗现在仍然流传。
生活禁忌
壮族出门前,煮的饭菜不熟,或遇见鸟兽死在路上,突然有树倒、石塌山崩,意味此行必定不吉利。乌鸦和怪鸟到屋顶和门前树上停。就意味有人死。去探视别家的病人,要选择吉日,否则病魔缠住自己。
仡佬族平时不能站和停在门口或坐在门坎上。家有远行的人,任何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彝族忌吃狗肉,少数妇女不吃羊肉。
婚姻禁忌
壮族结婚时忌雷响。认为这是预示夫妻一方早死或离婚。
彝族办婚酒时,与新郎新娘同桌的人不能是鳏、寡、孤、独或再婚和改嫁者。
节日禁忌
壮族正月初一不得吹火砍柴,以免引起风灾,不得扫地,以免走财。正月初一至初三,火灶要一直燃火,不能熄灭,表示全家全年烟火不断,不能缝补衣服,以免受人鄙视。正月初一到开春止,不得舂米推磨,以免家庭不和睦和影响当年收入;妇女不得梳头,不戴白头巾,以免家里有白事;不许打破碗,以免来年有灾祸。
农历三月三将枫树叶和杨柳插在门口和头上,可以避免苍蝇和蚊虫的干扰。六月六最忌雷响,雷响意味着该年天旱或是虫灾;六月六若见苞谷撒花粉,意味着要死人。
苗族在过春节吃第一个粽子时,不得乱丢粽叶子,以免火烧房子、起大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得推磨舂米,以求风调雨顺,过后找吉日开磨,才得磨米。初一不准用火灰烧糍粑,以免生疮;早上睡觉晏起的人,家里人不得叫起床,认为叫了会有跳蚤。正月初一和初八不准煮饭,不准用汤泡饭,因为初一和初八是粮食日,煮饭和汤泡饭会“惊动粮神”,天就刮风下雨冲走粮食。
彝族在正月初一不煮青菜,认为初一煮青菜田地里草就茂盛,吹火会被风吹倒房子;妇女不出门,不做针线活;人人不能吃粽子,以免田坎垮;不烧粑粑,以免生大疮;不准洗衣、晒衣、不吃青菜。三月节上山祭神时,30岁以下的男子和妇女不能上山参加祭神。
仡佬族正月初一不能扫地,也不能挑水、动针线、晒衣服;初一到初三,妇女不登门拜年。
妇女禁忌
壮族祭神时,妇女不能参加,男人于祭神前夕不能行房事,孕妇的丈夫也不能参加祭神。孕妇严禁跨过所用的工具、农具、特别严禁跨过1~4岁的小孩,认为跨过的小孩会引起死亡投胎。媳妇不能上楼,否则祖宗会责怪。
彝族妇女不得在神位和炉灶对坐或背坐。除年纪最大的寡妇外,妇女不能上楼,认为楼和神位一样高,妇女应比男人低一等,媳妇用过的东西不能拿上楼,否则就会大祸降临。
仡佬族女人不能参加祭祖,认为女人是养孩子的,不干净,参加祭祖是不礼貌的。女人不能上栏棚睡觉。妇女不能在公公面前摘头巾。有两人在谈话时,女人不能从中间穿插而过。
汉族孕妇的衣裤不能晒在房屋前面,更不能晾晒高处;孕妇不能吃动物咬伤、咬死或病死的家畜家禽。不能吃腌过的鸡肉和鸭、鹅等脖子长的动物,不能吃螃蟹、鱼肉蛇肉,否则胎儿难产、五官不正。孕妇一般不踏入洞房,更不能摸新婚夫妇被单、枕头等床上物;不能看戏,认为剧中的花脸相貌古怪,看后会使胎儿面花。孕妇不能探望坐月的妇女;不能看养仔的牛、马、羊、猪、狗等,否则会把奶带走。家中有孕妇,不管动土、挪动家具、煮饭用的铁三脚架等,如需搬动要请示土地神,否则会堕胎。产妇不能吃孕妇禁忌吃的东西外,还另加禁吃大蒜、葱和会啼的公鸡肉;产妇不能出红房(产房),更不能进入他人屋,产妇晾晒的衣服、小孩尿布不能超过房屋前面,也不能高过人头。
媳妇不能在娘家和野外生孩子,否则被视为污秽之事,将会被父母兄弟和别人看不起。
丧葬禁忌
壮族在死者未入土前,灵前日夜点灯烧香,子女妻媳睡在棺材旁边地板上守灵,不准睡高床,不准吃荤;父死,儿子90天内不能剃发须和梳头。母死,儿子在120天内不准剪发剃须,因母亲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劳极恩高;在90天、120天内夫妻不能同床,不能骑马、高声讲话、坐高凳或在外耍风流过夜以及饮酒猜拳等。父母死,3年除服后,才能挂红贴对联。从丧家办丧事回家,身有“晦气”,不能直接下地干活,要先在家睡一夜。
白苗为父母办丧事期间,子女不得戴帽,不得包头。
彝族家里死了人,用刮了皮的青麻作为戴孝标志,绑头帕上。死者出殡1个月内孝子不剃头,不洗衣,不盖布,不戴首饰,3天不洗脸。
仡佬族死人埋葬后,剩下的石头和木板等东西不能再拿来用。
其他禁忌
仡佬族祖宗神台不得放辣椒,说是放了会头痛;神台不得放狗肉,放了会瞎眼;青刚树下(指八月十五拜的那棵祖宗树)不得大小便,犯了就生疮拉痢,不得在树下乘凉,否则会发疟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